很早之前,陶厂只是一个仅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,原街在现陶厂街以西三四华里、山口小庄村以北约二华里的白庙村。据传,白庙有一口水井,一日,有一位白袍战将逃至此地,将战袍盔甲等投入井内,就地定居。逐渐增加到十几户人家,由于经常干旱,百姓饮用水困难,后就整体东迁,搬到了现在的陶厂镇。起初陶厂街也只有一包二刘两大姓。据陶氏和洪氏家谱记载, 明万历年间,陶姓在江西九江﹙浔阳﹚任侯王的祖先陶福二,因将国库皇粮用于百姓赈灾,奸臣奏本皇上,冒犯了朝廷,引来了满门抄斩的灭顶之灾。为了躲避灾难的发生, 陶福二带领全家老小,冒着生命危险逃出虎口。他们先逃到了当涂,然后又碾转到环峰,但是陶福二对环峰的居住环境不太满意,他们又从环峰走到了石门山﹙现山口串﹚,向东一看,一片开阔地,这里有山有水,环境宜人,适宜居住,于是就定居在三板桥﹙位于老街东鸭蛋巷口,旧时叫熏风闸,后陶凯伦家住的地方,有一水沟,用3块青石板搭的小桥﹚。他们定居在三板桥后,主要靠种植粮食为生,为了方便晒粮打谷,就在门口不远处开辟了一块很大面积的场基,每到晚饭后,特别是夏天,几户村民都集中到陶家场基上闲聊纳凉。时间长了,“陶家场”﹙基﹚就成了陶家厂代名词。到了清顺治年间, 陶厂小集镇的雏形基本形成,清末到民国初年,集镇规模得到扩大,人口也逐渐增多,“陶家场”也就改成了“陶家厂”,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,人们还习惯地叫陶家厂,后来简称为陶厂。
由陶厂陶同晨供搞 |